日期:2018-12-26来源:长江新丝路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浏览:
3万标箱!12月25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基地吞吐量突破3万标箱,圆满完成本年度目标。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承担运营任务的长江新丝路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华能阳逻电厂一道,打开了阳逻港铁水联运新时代的大门。
2月25日9时左右,在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下,第3万个标箱成功装上火车,完成吊装作业。随着一声汽笛响起,载着植物油的列车从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基地缓缓开出,驶向渭南与新筑。
铁水联运一期工程是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的首个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工程总投资9.1亿元(不含香炉山铁路货站改造工程),占地641亩,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6万TEU/年。于2016年6月29日开工;2017年12月28日主体工程完工并实现线路贯通试运营;2018年3月20日实现常态化运营。
铁水联运一期工程常态化运营以来,培育了西南方向“上海—武汉—川渝”和西北方向“上海—武汉—陕西、新疆”的联运通道。其中“上海-武汉-川渝”西南通道占58.61%,货运量持续上升;“上海-武汉-陕西、新疆”西北通道占21.78%;湖北省内十堰、襄阳、应城流向占15.89%。植物油、石制品及建筑用品等发运量居前。
常态化运营期间,阳逻港成功开行“阳逻——孝泉、新筑、绵阳北、渭南、城厢、城固、大弯镇等站点班列;8月启用了石油沥青罐式集装箱,开启大宗货物“散改集”新篇章。
在铁水联运一期工程的助力下,目前经武汉中转的铁水联运运量达56028TEU,同比增长了163.07%;铁水联运运量占阳逻国际港集装箱吞吐量4.2%,同比增长2.8倍。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物流整体降本增效减排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关负责人表示,铁水联运一期示范基地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服务体验。紧紧围绕服务、效率、安全等核心指标,为客户提供“水转铁48小时发运,铁转水24小时转港”的标准化服务产品,赢得了一大批客户的青睐。
阳逻国际港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黄金节点,铁水联运优势明显,目标是已建成的中国内陆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接下来,铁水联运示范基地还将配套互联网平台开发运营和供应链金融支撑服务,打造华中第一、全国领先的多式联运港,推动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