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湖北卫视新闻频道2018-06-22】牢记殷殷嘱托——武汉:阳逻港的三次“起航”

日期:2018-07-02来源:长江新丝路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浏览:

江城武汉,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武汉港集装箱业务从无到有,三次起航,三次变革,在长江岸边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清晨六点半,城市刚刚苏醒。在武汉建港路,武汉港务集团的职工们就要登上大巴车,到33公里外的阳逻港开始一天的工作。


徐珊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说,现在的货越来越多了。作为一名岸桥吊车司机,徐珊每天要吊装作业的集装箱就有200多个。


57年前 从无到有


阳逻港的职工相对集中地住在建港路,是因为57年前,这里就是武汉的长江门户。


1961年元月,杨泗港开港,并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里,靠着南来北往的散货集散,稳坐中国内河航运的第一大货运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进入新世纪,武汉迫切需要发展外向型经济。但此时,守江朝海的上海已经凭借国际集装箱,取代了杨泗港的风光。


向上海学习,2003年6月,武汉港务集团和上港集团等6家股东合资组建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全面改造港区,着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业务。


阳逻港第一次起航


到2010年,杨泗港的集装箱吞吐量38.27万标箱,已经是2003年改制元年吞吐量的3倍。但这个数字,只是同一年上海港吞吐量的冰山一角。

城市的变迁、开放的需要、港口的限制,2011年,杨泗港整体搬迁到下游33公里以外的阳逻港。

堆场面积,一下子提高了3倍;平均水深,从4米半提升到10米;停靠的船舶,从3千吨提升到5千至1万吨。


阳逻港,当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就比上一年的杨泗港增长了6.2%。阳逻港,开始了第一次起航。


2013年 阳逻港再起航


2010年前后的长江航运,港口之间相互杀价,公路铁路拼命抢货。阳逻港的发展,一度迷惘。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第一站就来到了阳逻港。


牢记嘱托,阳逻港胸怀合作,再次起航。五年时间,阳逻港加密到上海洋山港航线,以江海联运增值内陆开放;打破区域壁垒,开行来往于岳阳、九江、南昌的中三角班轮,“朋友圈”不断扩大。



阳逻港第三次起航


2016年,武汉航交所运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阳逻港国家进口肉类、粮食、水果指定口岸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


对内,阳逻港优化作业效率,徐珊和同事们把每小时抓取集装箱的个数,从22个提高到26个,成为了中国内河效率最高的港口之一。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正确把握“五个关系”。细微变化,开始在阳逻港慢慢推开:增加岸电设备,优化船舶垃圾处理,打造绿色港口。

就在这个月,交通运输部与湖北省签署合作协议,支持汉江航道建设,支持研制1140标箱江海联运船舶,支持铁水联运,支持航运总部区建设……重大机遇来临,阳逻港,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第三次启航。

来源 | 湖北新闻

(责任编辑 张冉)

Copyright © 2017 长江新丝路国际物流(湖北)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18001039号-1 |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2313号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